
为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工作者专业能力,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12年起,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双证MPA研究生班。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各地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积极响应,一批在实际工作一线的人力资源工作者通过考试... 更多>>
为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工作者专业能力,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12年起,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双证MPA研究生班。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各地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积极响应,一批在实际工作一线的人力资源工作者通过考试,参加学习并获得毕业证书,不断成长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成效显著。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双证MPA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核心课程,按照教育部规定课程教学;第二阶段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专业与专业技能教学;第三阶段撰写论文,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定向选题研究。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开展MPA研究生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者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客观需求,也是优化干部知识结构、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提高管理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热诚欢迎各地区、各部门人社系统干部、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者报名学习!
2008年6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
为使今年新入站的博士后更加深入了解我院科研管理情况、更快进入科研工作状态,2013年10月28-29日,我院博士科研工作站举行了2013年新进博士后培训会,8名今年新入站的博士后参加了培训。紧紧围绕“如何做好政策研究”的培训主题,我院吴江院长、柏良泽副书记分别从我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政策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了宏观培训,我院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室副主任孙锐和公务员管理研究室副主任熊通城结合自己参与的政策研究课题,就如何做好政策研究与大家分享了经验和体会。会议还邀请了院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对我院的科研、外事和博士后工作站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考核结束后,吴江院长对新进博士后进一步提出要求,要结合自己研究方向和专长积极参与到我院科研工作中来,围绕我院研究的重点问题,加强在站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参加培训的博士后也纷纷表示,这次培训很有意义,收获很大,争取能尽快融入我院政策研究中去。
我院博士后工作站为独立招收单位。根据招生计划,拟于2019年1月7日至2月28日,面向社会公开招收6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信息
(一)余兴安
研究课题: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拟招专业:政治学、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二)柏良泽
研究课题: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创新研究
拟招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三)李建忠
研究课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研究
拟招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劳动经济学
(四)任文硕
研究课题:公务员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拟招专业: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五)袁娟
研究课题: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状况研究
拟招专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公共管理
(六)田永坡
研究课题:劳动力市场发展关键问题研究
拟招专业:劳动经济学、经济学
二、招收条件
(一)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所学专业与博士后研究项目吻合;
(二)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有从事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课题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
(三)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提交材料
有意者请于2019年2月28日前邮寄下列材料:
(一)《博士后申请表》(一式两份);
(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如暂无证书,可由学位授予部门出具已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证明);
(三)本学科领域两名专家(可含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一式两份);
(四)博士学位论文和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两篇,或专著一部;
(五)入站拟选项目的研究思路(3000字左右);
(六)身份证、户口本(卡)复印件;
(七)个人近期免冠2寸照片2张;
(八)近期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
(九)如系国外留学博士,需提供经驻外使馆教育部门签署意见的《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登记表》(一式两份)。
报名材料,恕不退还。
四、招收原则及录用程序
(一)工作站采取“公开招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二)录用程序包括初审、论文评审、面试和综合评审等,面试时间电话通知;
(三)录用后,签订工作协议,办理进站相关手续。
五、相关待遇
(一)按国家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二)薪酬与科研绩效挂钩;
(三)提供科研和办公条件;
六、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事教育处
邮政编码:100101
联系人:文娜 (010)84652636
相关附件下载:
在站博士后 5人
潘 娜、孙美佳、王长林、薛泽林、王琦
已出站博士后 32人
姓 名 毕业院校及专业
蔡雪芹 南京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
杨国栋 吉林大学 行政管理
孙德超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
王 斐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
张苗苗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人类学
童明荣 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李 春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
蔡雪芹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
汪 怿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 教育学博士
张丽红 北京大学法学院 法律史专业 法学博士
洪向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 哲学博士
冼 薇 俄罗斯西伯利亚消费合作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 经济学博士
陈胜军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博士
石 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管理学博士
黄 梅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管理学博士
王芳霞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专业 管理学博士
臧 震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博士
王选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
潘北枝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 法学博士
林喜庆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科技与教育管理
秦 浩 吉林大学行政管理
杨 梅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理论
丰存斌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赵全军 复旦大学行政管理
廖文剑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
张相林 北京大学公共管理
王爱敏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甘 霞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
宋新玲 吉林大学公共管理
王春艳 海河大学工商管理
杨 轶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
张端阳 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产业组织与管理
2011年9月24日,我院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联合申报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发展”博士点、硕士点,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
2011年9月11日上午,我院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联合培养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方向博士生、硕士生工作正式启动。
吴江院长、劳动经济学院杨和清院长出席启动仪式并分别讲话。启动仪式有三项内容:一是颁发了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聘书;二是商讨了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计划;三是双方就联合培养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达成共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聘请我院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
博士生导师:
余兴安、吴 江、王通讯
硕士生导师:
柏良泽、李建忠、罗双平、李维平、任文硕、 孙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