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熊通成,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事业单位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工资福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历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事业单位管理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工资福利研究室副主任。2014年11月-2015年12月赴广西钦州挂职,任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常委、副区长。2004-2007年,曾任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高级顾问、合伙人。

    长期从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多个政策研究成果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批示认可,并实际运用到政策制定中。多篇文章在《统计与决策》《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事科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等杂志发表,并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全文转载。曾获全国人事科研年会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联系方式:xtcng@126.com  010-84651797

    获得领导批示情况:

    1.2011年-2014年,参加《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调查比较》课题。该课题成果获得国务院领导的肯定批示以及多位部领导的多次肯定批示。

    2.2012-2013年,作为执行组长完成《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水平决定机制》课题,提出的“三因素、九指标、几何平均”地区附加津贴水平决定模型破解了多个技术难点。课题报告获得7位部领导肯定批示共10件。

    3.2014年4-12月,作为主报告执笔人参与国务院交人社部研究的《改革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研究》课题。课题获得部领导3件肯定性批示。

    4.2015年6月,撰写的《关于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获得2位部领导肯定性批示。

    5.2016年1月,撰写的《关于推进基层人社工作的若干建议》,获得6位部领导肯定批示,2位部领导圈阅。

    6.2016年4-5月,参加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的《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情况调研评估》工作,五部门上报的评估报告获得中央领导圈阅。

    7.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参加财政部委托的亚洲开发银行资助课题《中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改革研究》,并负责子课题《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务院领导肯定批示。

    8.2019年6月,撰写的调研专报《落实两个允许,破解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难题》,获得1位部领导肯定批示。

    9.2020年2月,撰写的调研专报《疾控机构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亟待系统改革——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获得2位部领导肯定批示。

    个人专著:

    1.熊通成著,《公务员工资收入地区差距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年8月。

    2.熊通成著,《强化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参编著作:

    1.余兴安主编、熊通成副主编,《中国事业单位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1月。

    2.余兴安主编、熊通成副主编,《中国事业单位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3月。

    3.何宪主编,《改革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研究》(撰写主报告、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中国人事出版社,2015年6月。

    4.余兴安主编、田永坡副主编,《人力资源服务概论》(撰写第九章),中国人事出版社,2016年1月。

    5.余兴安、唐志敏主编,《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1978-2018)》(撰写第三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主持的课题:

    1.作为执行组长,主持《岗位、考核与绩效工资设计项目》,课题编号SH2019-14,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委托课题,2019年;

    2.作为执行组长,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绩效工资改革试点方案设计项目》,课题编号SH2019-06,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委托课题,2019年;

    3.作为组长,主持《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编号YL2019-04,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立课题,2019年;

    4.作为组长,主持《强化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研究》,2018年度部级课题,课题编号RS2018-03,2018年;

    5.作为组长,主持《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法定机构及雇员制度研究》,课题编号SH2018-41,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课题,2018年;

    6.作为执行组长,主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试点项目》,课题编号SH2018-1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委托课题,2018年;

    7.作为组长,主持《广东省构建更具活力更加高效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研究》,课题编号SH2018-09,广东省人社厅委托课题,2018年;

    8.作为组长,主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研究》,课题编号SJ2018-05,人社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委托课题,2018年;

    9.作为组长,主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相关问题研究》,2017年度部重大专项课题,课题编号ZD201703,2017年;

    10.作为组长,主持《事业单位人事监督制度研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委托课题,课题编号SJ2017,2017年;

    11.作为组长,主持《北京人艺绩效工资改革试点运行的专业指导与分析评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委托课题(二期),课题编号SH201722,2017年;

    12. 作为执行组长,主持《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单位绩效与工资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SH20171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委托课题,2017年;

    13.作为组长,主持《事业单位改革的预算管理配套办法研究》,课题编号SH201706,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委托课题,2017年;

    14.作为组长,主持《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情况调研评估》,课题编号JB201602,部领导交办课题,2016年;

    15.作为组长,主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理论、政策与技术研究》,课题编号YL201604,人科院立项课题,2016年;

    16.作为执行组长,主持《北京人艺绩效与工资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SH201604,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委托课题,2016年;

    17.作为执行组长,主持《事业单位网信人才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SH201627,中央网信办委托课题,2016年;

    18.作为执行组长,协助主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转企改制方案设计》,课题编号SH201614,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委托课题,2016年;

    19.作为执行组长,协助主持《我国公立医院工资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YL2014,人科院立项,2014年;

    20.作为执行组长,协助主持《中国大洋十三五人才规划》,国家海洋局中国大洋协会,2014年;

    21.作为总报告及方案组组长,主持《改革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研究》子课题,课题编号JB2013,国务院领导提出由人社部研究的政策课题,部领导交办由人科院承担,2013年。

    22.执行组长,协助主持《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实施绩效工资可行性研究》,课题编号SH2013,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2013年。

    23.作为执行组长,协助主持《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实施相关问题研究》,课题编号SJ201301,部工资福利司立项,2013年;

    24.作为项目经理,主持《评估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课题编号MOHRSS-305,世界银行贷款“农民培训与就业”项目的子项目,2012年;

    25.作为课题组长,主持《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水平决定机制研究》,课题编号RS2012-04,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级课题,2012年;

    26.作为执行组长,协助主持《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水平决定及调控模式研究》,课题编号SJ201118,部领导交办课题,工资司立项,2011年;

    27.作为课题组长,主持《财政供养人数的科学界定》,课题编号JB201202,部领导交办课题,2012年;

    28.作为课题组长,主持《事业单位非正式人员工资管理》,课题编号SJ201112,部工资司立项,2011年;

    29.作为执行组长,协助《地区附加津贴水平决定的物价及财政因素专题研究》,课题编号SJ201119,部工资司立项,2011年;

    30.作为执行组长,主持《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水平决定及调控模式研究》的院内配套课题,课题编号JB201114,2011年;

    31.作为课题组长,主持《评估工资集体协商、分类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研究》的院内配套课题,课题编号PT201203,2012年;

    32.作为执行组长,协助主持《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收入水平正常调整机制研究》,课题编号SH201108,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项,2011年;

    作为子课题组长或参与课题:

    1.2013年4月—12月,参加部重大课题《公务员工资结构优化与实施地区附加津贴问题研究》;

    2.2012年4月—12月,参加部重大课题《深化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调查比较制度研究》;

    3.作为子课题组长,参加部重大专项《合理确定不同地区工资水平》课题,承担其中的“地区间工资水平合理度测量研究”子课题,2011年度部重大专项,2011年;

    4.作为子课题组长,参加部级课题《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中,承担其中的 “公务员职业年金制度研究”子课题,2010年度部级课题,2010年7月;

    5.作为子课题组长,参加院级课题《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中子课题“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研究”,2010年度院级课题,2010年;

    6.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中组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施一周年情况评估工作情况报告》课题,具体参加广东省调研,并执笔撰写广东省调研报告,2011年;

    7.作为核心成员,参与部领导交我院的《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绩效工资实施情况调研》课题,主要赴辽宁、山东两省调研,并撰写两省调研报告,以及总报告中“加速推进两卫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政策建议”部分,2010年;

    8.作为核心成员,参与部养老保险司立项课题《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课题,主要负责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借鉴研究部分,2010年;

    9.作为核心成员,参加部工资司课题《公务员工资调查比较研究》课题,主要负责“调查比较制度的理论基础”部分,2011年3月—12月;

    10.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家旅游局委托课题《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主要撰写人才政策和人才工程部分,2010年;

    11.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委托《中国煤炭协会薪酬考核研究》课题,主要负责其中的绩效考核部分,2011年;

    12.作为核心成员,参加珠海市委托的《珠海市人才立法研究》,课题,承担其中的“人才投入”部分,2012年;

    13.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家海洋局委托的《南极考察队员待遇研究》课题,2012年;

    2008年以来发表文章:

    [1]熊通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额外追加机制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人事科学,2019(10):33-40.

    [2]熊通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机制与模型[J].中国人事科学,2019(09):26-34.

    [3]熊通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机制与模型构建[J].中国人事科学,2019(08):14-22.

    [4]熊通成.公益导向的事业单位工资分类管理构想[J].中国人事科学,2019(03):22-31.

    [5]熊通成.规范、活力与治理: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反思和优化[J].中国人事科学,2019(01):39-45.

    [6]熊通成.激励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弘扬事业单位正能量——《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亮点解读,中国组织人事报,2019-01-04.

    [7]熊通成.我国公立医院薪酬治理体系建构的逻辑与路径[J].中国人事科学,2018(11):17-22.

    [8]熊通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事科学,2018(03):34-39+71.

    [9]熊通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中国党政论坛》2017年第4期;

    [10]熊通成,“适应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探析”,《人事天地》2017年第1期;

    [11]熊通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的量化机制探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年第12期;

    [12]熊通成,“关于推进基层人社工作的若干建议——钦州市钦南区人社工作调研报告”,《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 年/3 月/1 日/第003 版;

    [13]熊通成,“职务职级并行,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6年第2期;

    [14]熊通成,“地方财力、分配决策与公务员工资收入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14年19期(CSSCI期刊);

    [15]熊通成,“公务员工资调查比较的简易职位匹配技术探索”,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全文转载,2014第5期(F103,ISSN1671-346X,CN11-4727/F);

    [16]熊通成,“企业薪酬管理理念的八大误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全文转载,2014第6期(F102,ISSN1009-7678,CN11-4279/F);

    [17]熊通成,“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工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第一资源》2014年第1期;

    [18]熊通成,“企业薪酬管理理念的八大误区”,《中国劳动》2014年第3期;

    [19]熊通成,公务员工资调查比较的简易匹配技术探索,《第一资源》,2013年第4期,(CSSCI收录集刊)

    [20]熊通成,“以可比机制建构我国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人事天地》2011年第8期;该文被人民网理论频道转载,详见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741475.html

    [21]熊通成,“美国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整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人事天地》,2011年第7期;

    [22]熊通成、曾湘泉,“软技能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5期;(CSSCI收录期刊文章)

    [23]熊通成,“360度考核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中国工人》,2010年第3期;

    [24]熊通成,“How Total Rewards Act: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and Total Rewards”,东亚人力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2月,日本早稻田大学;

    [25]熊通成,“项目型公司激励模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26]熊通成,“项目型公司激励模式”,《中国劳动》,2008年第2期;

    [27]熊通成,“战略导向的薪酬激励要素选择”,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

    [28]熊通成,“战略导向的薪酬激励要素选择”,《中国劳动》2008年第1期;

    [29]熊通成、曾湘泉,“从十七大报告看国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趋势”,《中国劳动》2008年第1期;

    [30]熊通成、苏中兴、侯继连,“如何构建和应用高绩效工作系统”,《中国劳动》2008年第3期;

    [31]熊通成、朱勇国、丁雪峰,“雇主品牌营造: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新战略”,《中国劳动》2008年第4期;

    [32]熊通成、时勘、吴志明,“胜任特征与素质测评:能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视角”,《中国劳动》2008年第5期;

    [33]熊通成、周文霞、夏青云,“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员工职业成功与企业发展”,《中国劳动》2008年第6期;

    [34]熊通成、徐芳、剡玉香,“培训评估与成果转化:提高培训投资回报的关键环节”,《中国劳动》2008年第7期;

    [35]熊通成,“虚拟团队的运作、领导与激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重鸣教授专访”,《中国劳动》2008年第8期;

    [36]熊通成、曾湘泉、谢奇志,“总报酬模型:薪酬管理的最新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2008年第9期;

    [37]熊通成、宋洪峰、乔爱君,“能力工资体系:一种基于能力发展的薪酬模式”,《中国劳动》2008年第10期;

    [38]熊通成、刘松博、王琦,“SCOR:流程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国劳动》2008年第11期;

    [39]熊通成、文跃然、迟京涛,“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的第三种力”,《中国劳动》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