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17-05-09 来源:
李建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体制外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体制外人才的发展对传统的人才工作理念和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开放、多样、平等的科学人才观,扩大视野,完善服务,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体制外人才开发,首先要注重公平。核心是认清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和地位,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不同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解决政府管理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要及时清理和修正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切实改变现实中存在的对非公经济的限制和歧视问题。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研究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的不同管理特点,明确区分有关政策规定的实施范围,避免对非公经济组织的经营行为造成不适当的干预和侵害。
加强体制外人才开发,关键是要逐步消除体制障碍。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才资源,努力破除户籍、身份等对人才流动的限制,从根本上打破人才流动壁垒,推进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相互沟通、交流的有效机制,提高人才市场的灵活反应能力。
加强体制外人才开发,人才权益保障是基础和中心。在人才工作中,要加强民主决策,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使政府决策充分反映包括“体制外”人才在内的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社会层次的意见和要求,确保公正,避免偏颇。大力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各类人才成长和创业提供均等的一视同仁的服务。同时,要通过完善法制,加强执法监督,维护市场信用和市场秩序,为体制外人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权益保障。
《人民日报》 (2007-06-06 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