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巍 蔡学军 李倩:我国各系统人才发展规划比较研究

发布日期:2017-05-10 来源:

范  巍 蔡学军 李 倩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10-10 07版:理论与探索版)

背景和方法

    自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全国各系统也都陆续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发展规划。为更好地把握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体系的内在联系,了解各系统人才发展规划的特色特点,建立完善规划纲要的监测评估体系,我们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全国23个系统人才发展规划从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体制机制创新、重大人才政策、重大人才工程5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本研究涉及的23项人才规划文本全部来源于中组部,涵盖了《规划纲要》提及的15个行业系统和5支人才队伍。其中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有:信息产业、航空航天(航空航天和民航业)、金融财会(金融和会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国土资源和国家能源)、装备制造、海洋、国际商务、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有: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医药卫生、防灾减灾,以及邮政行业系统。5支人才队伍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其中农业科技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在一项人才规划文本中同时表述。

本研究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是政策文本分析,即以《规划纲要》为模版,制定政策文本分析编码表。根据编码表,对23个系统的规划文本进行编码。随后对编码表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重点分析规划内容措施的现状、结构、分布、梯度以及目标和任务的集中度或离散度。

研究结果

   (一)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包括人才资源总量和人才素质指标。其中人才资源总量指标23个系统均有涉及。在各系统人才规划文本中,几乎都明确提出了2020年的人才总量目标。行业系统中:交通运输系统2020年的人才总量目标最多为4200万人,其次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2200万人;国土资源系统的目标人才量最少为36万人,其次为政法领域37.82万人。18个系统人才总量一共为18393.8万人。人才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人才量最多,7500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人才量最少,分别为300万人。5支队伍一共为18400万人。

    结果表明18个系统规划的2020年人才总量目标(18393.8万人)和5支人才队伍2020年人才总量目标(18400万人)都已经超出了《规划纲要》2020年人才总量目标(18025万人)。

    人才素质指标中,有16个系统将人才素质列入战略目标;有9个系统明确提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其中有7个系统有具体的比例要求,其中会计行业比例最高为80%;23个系统中有16个提到了提高人才使用效能。其中11个系统提到优化人才结构。

    (二)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中涉及3个方面,分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创新型科技人才,共有7个系统在主要任务指标中明确提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主要举措中,通过采取人才引进的举措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系统最多为12个;其次为加强实践培养为8个系统。采纳最少的举措是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完善院士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均为2个。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文化创新和科研诚信则没有系统涉及。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23个系统均提及自身队伍发展的重点领域人才建设。在主要举措中,通过开展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的系统最多为10个;培养中青年人才和支持学术交流的系统最少均为1个。而人才国际化、职业化、重点领域人才集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哲学社科学术带头人则没有系统涉及。

    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中,有17个系统根据自身队伍发展的实情和需要,提出了系统内人才队伍建设。最多的为教育系统,根据教育的类别提出了具体的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共14支,其次是国土资源系统(11支)、宣传思想文化系统(9支),队伍数最少的是社会工作、航空航天和装备制造,均为3支。

    (三)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指标包括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创新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前者包括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和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后者包括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这8个指标中,“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出现的频率最高为20次,其次为“人才培养开发机制”19次,而“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和“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出现的频率是最少,分别为3次和4次。

    (四)重大人才政策

    《规划纲要》提出10项重大人才政策,23个系统在这10大政策上的呼应情况各不相同。其中对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的呼应最多为8个系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最少为2个系统;人才创业扶持政策、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均只有3个系统呼应。

    同时,各系统也纷纷提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政策。其中会计系统和教育系统出台的针对本行业的政策数目最多,均为10项,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和社会工作系统出台的政策数目最少为1项。国家能源、农村实用和科技人才队伍、邮政、交通运输和金融的人才规划文本中未见明显的出台政策表述。

    (五)重大人才工程

    《规划纲要》提出12项重大人才工程,23个系统在这12大工程上的呼应情况同样各不相同。统计结果显示,23个系统除了交通运输系统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工程。其中装备制造人才队伍提到的人才工程数目是最多的,共12项,其次是国家防灾减灾(11项),生态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和社会工作,同为10项;国际商务人才队伍和邮政人才队伍涉及的人才工程数最少,均为3项。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