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17-05-19 来源:
“高管与职工薪酬差距必须控制在10-12倍之内”拟订中
嘉宾:张喆人代表 吴江委员 马兰翠委员
参与:新民网友
主持:本报特派记者
主持人:收入分配一直是一个热点的话题。时下,在国内许多行业普通职工工资不高的情况下,有一些国企高管却拿着高额薪酬。在新民网的“我关心的两会议题”调查中,众多网民非常关注“分配的公平度如何提高”,人民网上几天里关于这个话题的留言达16100多条。
今天,我们请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张喆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和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兰翠,请他们和网友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部分国企高管薪酬畸高应当限制
网友“雨花石”:某些国企老总年薪畸高的情况时有所闻,几十万算低的,100多万不稀奇,几千万也有。他们的收入和老百姓相差数百倍,这合理吗?
吴江:的确如此。平安老总马明哲一会拿6000多万元年薪,一会又说去年的工资分文不取。拿6000万是他说的,一分不拿也是自己说的。企业高管的薪资核定的自由度太大了!
张喆人: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主要通过市场来调节。企业高管、技术人员对企业贡献大,收入高一点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是私营企业,老板的收入是员工的几十倍,这不是什么问题。但国有企业就不同了,因为它是国有资产,企业多半不是现任老总创办的,企业的高额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有资产以及行业垄断,所以老总和高管拿畸高的工资是不合理的。要健全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奖惩机制,这种机制应该公开透明。
吴江:我建议对国企高管的薪资进行政府指导线控制。日本有一个议阁指导线,就是议会和内阁有一个工资指导线,限定那些官员的工资。我国目前对国企高管工资的调控,只有临时的措施,可以考虑借鉴日本的模式,对国企高管的工资设立指导线。
主持人:据媒体报道,一部涵盖所有行业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总规范正在制定中,文件规定高管与职工薪酬差距必须控制在10-12倍之内。如果这个规范出台,对高管的薪资的理性回归可能会有作用。
收入差距扩大 影响社会公平
网友阿平:现在,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也很大。我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供电局的抄表工说,一天抄两表,月收入8000元;一个产业工人说,每天干10小时,月工资600元!这也不公平啊。
马兰翠:是的。收入差距扩大直接事关社会公平。我建议,应当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分配的监管,合理支配垄断收益。加快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国家垄断性行业的范围。对于那些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对垄断价格加以限制,对政策性垄断获得的超额收益应交给国家支配。
张喆人:收入分配改革不仅要求效率,也追求公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是克服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不公平,今天则重点要克服贫富差距拉大和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不公平。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我认为,普通职工的劳动报酬还应提高,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等做法,稳步提高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
作者(特派记者):邵宁 潘高峰 江跃中
来源:新民晚报 200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