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17-05-19 来源:
中新网广州4月24日电 (记者王华)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连日来在粤展开活动,为广东度过金融危机"把脉"。专家们指出广东存在能源利用效率和人才效率"双低"。
国家八部委组织院士专家服务团,从四月二十二日起至二十七日在广东展开咨询服务。通过高层互动、专题研讨、企业对接等活动,为广东未来发展及应对金融危机"把脉支招"。二十四日起,二十一位院士专家分成五个小组分赴广东五个地市展开咨询服务,广州专家团今日到广州开发区直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广东几乎是百分百的能源输入省,煤、油、(天然)气这类常规能源自有天然贮量近为零。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蔡睿贤认为,"煤油气"在广东可以说"没有戏"。但常规能源缺乏并不意味着没有能源可用,如太阳能、风能这些可再生能源,广东不见得条件最好,但仍有丰富空间尚待开发利用。广东能源问题最突出的不是缺乏,而是需要提高利用效率,这其中大有文章、大有潜力可挖。
他说,"我个人认为,解决广东能源缺乏困境另一可行之路是发展核电。
中国人事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吴江则毫不客气地指出,广东人才效率低,是"人力大省,够不上人才强省"。吴江说,一份"人才强国"评估报告中,广东在人才发展的几项指标都名列前茅,尤其人才环境评分第一。但人才效益却偏低,这主要是人才结构问题。
广东是农民工输入"第一省",多达两千六百万,占了全国近两成;而全国三十二万名工程师,广东省拥有量仅排名第十二位;企业管理者学历组成水平仅属中等。
吴江认为,目前广东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四缺":即缺专业技术人才、高管人员、高技能人才、高诚信员工。他建议,金融危机下,广东企业要学会"练人才内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广东省应该制订符合本省特点的人才开发战略:一是中小企业自身人才开发,二是海外人才引进。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