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17-05-12 来源:
我们制定创业政策首先要瞄准国际,瞄准各个国家在发展当中是怎么争夺人才的。现在有个说法,强调制度的竞争力和优越性。创业政策也要始终保持竞争力。优势昨天有今天未必有,今天有明天未必保持得住。因此,要不断检讨政策,才能不断提高。
一项对186位博士海归关于“为什么回国的主要原因”的调查显示,对政策的期待排在第三位,第一位是个人发展,第二位是价值原因,第四位是文化因素,调查发现,越是层次高的人才,对政策的期待越低,从中可以看见,海归创业人才更多关心的是事业发展。因此,我们制定政策,一方面要从政策对象的需求考虑,一方面要对政策本身进行检讨。
政府要对现有政策的目标、效果进行评估。政策是不是错位?政策有无公平性?都需要考虑。再者,还要考虑政策的生命周期和回馈。这次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政策的纠错模式,纠错模式不是渐进式,是回收站模式,要不断检讨政策:哪些该废止,哪些该坚持,哪些该改造。留学归国政策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强调政策的效益,特别是根据国外情况不断检讨。
目前创业政策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缺少长远谋划,很少关注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企业的研发。二是缺少可操作性,执行难,落实难。三是协调配合不够,政府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导致政策打架,政策效率低下。四是服务不通畅,信息不对称。五是缺少评估,后续监督。
建议:第一,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创业基金,信誉担保机制,退出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特别要加强创业辅导。第二,清理盘点现有政策。第三,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人才信息库。第四,提供全程服务,一站式、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重点是加强公共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人事报》
发表时间:2009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