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17-05-12 来源: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陈叶军)今天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吴江教授将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以“贯彻人才会议精神”为题进行访谈,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吴江表示,当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将人口红利转变成人才红利,将就业压力转变成人才推动力,从依赖物质资源向依赖人力资源转变,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吴江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改变了全国上下的观念。这次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可以从这么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当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今天人才发展已经进入国际竞争的格局下,首先得了解在国际竞争当中到底什么是优势。我们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就确立人才是国际竞争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过去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有很多竞争资源,比如说我们依靠自然资源,依靠物质资源。今天,就依靠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资源。在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当中,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按照国家发改委专家的研究报告,美国人力资本总量大约是200万亿美元,我们国家是163万亿人民币,差距是八倍。所以,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它的经济发展优势很重要的不是因为它的物质资源,主要是靠它的人力资本投资。比如创新能力,我们现在的创新能力大体上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再比如说一流科学家,我们现在在全世界的一流科学家和美国相比,美国大约是我们的十倍。在这样一个竞争的比较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谁具有优势,谁具有能够获得国际竞争力。
第二,从依赖物质资源向依赖人力资源转变,才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从我们自身看,我们的发展方式要转变,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最关键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中问题不少,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暴露出我们的很多弱点,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虽然我们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什么?是低成本的生产要素的增长路径,廉价劳动力跨地区转移无限的供应,以及传统的增长机制带来的危机问题。所以必须抓紧转变生产方式,要从依赖物质资源向依赖人力资源转变,这样的话,才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三,把人口红利转成人才红利,把就业压力变成人才推动力。从我们是人力资源大国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人口大国,自然就是资源大国,丰富的中国人力资源就是我们这30年来的发展优势,这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同时也看到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就业压力。我们每年的就业压力是相当大的,我们有2000多万,在我们新增就业人口当中有一半都是大学生,所以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就成了很突出的一个问题。
要把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才强国,把人口的红利转成人才红利,也就是人口红利维持不了多久,必须把它转变为人才红利,把这种就业的压力变成人才的推动力。这样的话,才能够走出落后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我们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实现发展,同时又使我们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是我们强调第一资源的国家发展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