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科学统筹六大类人才队伍建设

发布日期:2017-05-12 来源: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陈叶军)今天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吴江教授将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以“贯彻人才会议精神”为题进行访谈,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吴江表示,目前我国人才队伍主要分为六大类,应该根据平等的政策,实行分类管理,科学统筹六大人才队伍建设。

吴江说,我国的人才目前分成六大类,第一类是党政人才队伍,就是我们的公务员。这些都是公职人员,行使国家权力,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这支队伍600多万人。

第二类是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搞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应该是我们的市场主体。这支队伍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企业生存发展,所以非常重要,大概这支队伍也在2000万左右,这是我们的大头。

第三类是专业技术队伍。这些包括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科、教、文、卫、体育、文化、新闻、出版这些方方面面的公益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包括了我们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支队伍现在有多少?大约有4500多万人。也是一个大头。

第四类是企业里面的技能工人,特别是高技能工人。所谓高技能工人,就是说是技师、高级工,他有资质。这些也是一支在企业里面直接生产、应用的队伍。而这支队伍现在非常急需要培养。我们现在这支队伍在市场上,两个岗位招不到一个人,有岗位找不着人,有人找不着岗位,那是什么?那不是技师。

第五类是新农村建设当中很多实用人才。所谓农村实用人才就包括能够经营致富的,带领群众致富的,种养殖户、运输大户等等这些农村建设当中的实用人才,他管用,没有什么学历,但是他在农村建设当中就管用,就能够致富,就能够把农村的文化事业、社会发展各方面都能搞起来。

第六类是整个社会基层的社区的工作者队伍。这支队伍是这次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新提出来的,单列拉出一支队伍,非常重要。我们想一想,遍布我们城市和农村广大社区的工作者们,过去我们叫胡同里面从事街道工作的。这些人任劳任怨,热心为群众服务,直接贴近群众的生活,便民、利民、亲民的事情都是他们在干。所以,这支队伍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叫社会工作者队伍。可这支队伍不能再像老大妈那样的,这支队伍今后就要职业化、专业化,在大学就要有这样的专业,出来以后就要有这样的资质,然后就要有这样的岗位,就要有这样的协会,就要有这样的组织,把他们组织起来,职称要给人家解决,待遇要有,这支队伍要不断地加强。

现在按照国家社会发展最需要的是这六支队伍。当然,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国际通行的分类就很多了,按照职业分类我们分1800多类。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分类会继续变化。

怎么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享受平等政策。在各支队伍的发展过程当中,基本的东西就是平等享受人才的基本政策》要平等参与人才发展、人才宣传、人才评价的各种基本政策。就是首先所有的队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高谁低,都应该平等地享受一些国家在人才方面的基本政策。在公共服务方面,要实行均等化的服务,这就是普惠性的政策和均等化的服务。怎么统筹?政府就是统筹这种形式。比如今天义务教师的绩效工资已经做了,义务教师的绩效工资是什么?基本上是和参照公务员标准。这就是统筹。这是普惠性和均等化原则。

二是分类管理。要根据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律化地要求,党政队伍提的要求是什么?重点就是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干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让他们高素质。企业家要求什么?今天要求就是能够在国际市场评比的。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要求什么?创新型人才、紧缺型人才。

对于每一支队伍都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要求,然后,我们的政府部门、我们各个管理部门又有一个协调机制,这个协调机制就是统筹机制当中既照顾到每位同志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政策,又能够统筹兼顾,各自能够均衡发展,不要把谁落下了,所以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就是统筹兼顾。

吴江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人才管理与统筹建设的方法。相信用这种方法来整体推进我们队伍建设,一定会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