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从四个方面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发布日期:2017-05-12 来源: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陈叶军)今天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吴江教授将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以“贯彻人才会议精神”为题进行访谈,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吴江表示,要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完善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功能,落实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同时也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国外有利经验,才能使人才培养机制科学、合理。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做好人才工作,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那么,应如何完善与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机制?

吴江表示,我们现在讲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很多,包括培养、选拔、评价、激励、保障机制。所有的机制,一方面要来源于我们基层的创造,来源于我们群众的首创精神,也就是说,在深化改革过程当中,大家一定要立足于改革,关键是各地根据我们的人才工作实际大胆地改革我们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这个改革要从用人单位开始。不能老浮在上面,应该在我们的基层、在我们的用人单位推进我们的机制和体制方面的改革问题。在改革、完善人才体制机制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其基础配置作用。完善机制,不是说让我们的各级政府具体全部管起来,一定要做到我们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我们现在发挥得还远远不够。比如评价人才,谁评价得最准确?评价什么人才用什么样的机制?党政人才靠谁评价?靠群众,要让知情的群众民主评议。教授谁评价?业内人士评价,同行评价,让教授评价教授,你不能让外行来评价内行。工程师也是这样,所以,这些评价要让业内的人士评价。企业家要让市场评价,你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去,有没有利润,有没有社会责任,这个要靠市场评价。评价、发现人才都有市场在发挥作用,竞争在发挥作用,都有不同的特点。千万不敢说,可能是好心,但是实际上又没有管好。

第二,要注意完善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功能。其实,我们的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我们的公共服务,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在政府的服务职能当中,不管是科技部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还是我们的基层政府,都应该围绕着怎么样加强公共服务,怎么样完善我们的人才政策做好工作,真正搭建好一个服务平台。

第三,要落实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建议在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保障方面,还要落实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企事业单位把管事和管人结合在一起,它有了自主权以后,才能采取多样的、灵活的一些用人方式。你给它捆得太死,特别是我们现在一些事业单位,管专家的单位,什么都有限制,什么都有条条,所以我们现在很多落不实,为什么落不实?是我们具体用人的组织出了问题,这个组织又出了什么问题?这个组织没有主观创造性,没有能动性。

第四,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国外有利经验。我们现在很多机制还不够科学,还是粗放的。这些方面国外有很多好的经验,我觉得大家在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要大胆地吸收借鉴国外在人力资源、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评价、人才保障这些机制方面的有利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一定要虚心地在管理方面应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方法,不要拒绝,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我们只有虚心地借鉴、学习,我们才能赶超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