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锐 吴江:西部发展亟待跨越人才鸿沟

发布日期:2017-05-11 来源:

孙锐 吴江 来源:中国人才. 2015(3)

    当前,从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的情况看,我们在推动人才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的重要反映之一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东西部地区发展巨大落差源于“人才鸿沟”

我国西部地区长期以来难以取得突破性地发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才发展和东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形成的“人才鸿沟”。这种“人才鸿沟”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观念鸿沟,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还没有进入各级地方、单位领导的工作意识中。西部一些政府部门甚至社会舆论还没有将“人”视为价值产生的源泉,没有看到其背后的人口红利、人才红利。

教育鸿沟,人才资源优势的造就不在于堆积数量、规模,而在于提供有效的教育、培训和开发活动。西部落后地区一般在教育方面,特别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不发达。总的来看,西部地区教育定位还不够清晰,应培养本地急需紧缺人才、实用人才和适用人才。

创业鸿沟,西部除了部分地区外,普遍创业活动不活跃。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吸附还主要依靠国有企业,而非民营经济。缺乏创业思维、创业环境、创业经济和创业服务链条。

创新鸿沟,西部地区在推动创新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工作方面较为薄弱,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区域集聚力的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

市场鸿沟,表现为市场没有发挥出决定性作用。西部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问题,市场要素不完善,市场信息不通畅,市场主体配置人才的能力薄弱,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不活跃,人才流动受制,流动效率偏低。

政策鸿沟,当前全国都存在人才政策竞争,而西部地区的政策竞争力整体偏低。西部地区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保留政策方面与发达省区还有较大差距,政策前瞻性不足,政策网络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投入较低。

以人才工作创新缩短东西部发展差距

未来西部地区人才工作要实现创新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围绕“人才流入区”建设,强化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以下方面做出持续努力,不断开拓人才工作新局面:

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分认识“第一要务”要靠“第一资源”来支撑,西部地区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突破式发展,必须要抓好和提升人才工作。为此,要通过强化教育、产业转型倒逼、考核引导等方式,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认识“第一资源”的关键作用、真正抓好“第一资源”。

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努力提高人才使用效能。缺乏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平台,是西部人才工作的“瓶颈”,为此要围绕西部地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创业的重点机构、重点企业、重点单位,构建区域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板块,加快建设特色产业人才高地,形成区域性创新创业人才集群。

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实用、适用人才开发,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与域外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学科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不断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重视基层、实用、适用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政策创新和服务保障,努力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坚持开放式的工作思维,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工作模式,不断拓宽人才工作渠道。同时,要施行错位引才和团队化引才,不断提高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能力,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使民营企业成为吸纳人才、使用人才、发挥人才价值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