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学智:瑞典的职业培训与考试

发布日期:2017-05-09 来源:

柳学智 

瑞典地处北欧,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在职业教育、培训、考试、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培训体制完整

在瑞典,职业培训体制十分完整,其特点是:

政府重视。瑞典政府十分重视职业培训体制的建立。为了鼓励人们参加职业培训,国家为每人存入一笔专项职业培训经费,在人们接受培训时,直接将此经费划拨到培训机构。职业培训以前由政府办理,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培训的发展,提高效率,现在瑞典政府不再办理职业培训,而改为市场运作,这样调动了各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提高了培训效率。

企业与培训机构联系紧密。在瑞典,不仅政府重视国民的职业培训,企业也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由于企业的重心是生产经营,因此,企业往往将自己员工的培训交由专门的培训机构来承担,例如,瑞典的著名汽车制造公司VOLVO将自己的员工送到瑞典最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Lernia进行培训。因此,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联系紧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新员工上岗前的培训,另一类是在职员工的脱产提高培训。从培训内容来看,含盖了企业工种的方方面面,从焊工、包装工、质量控制工,到技术经理、部门经理,应有尽有。

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补充。由于瑞典的教育都是由政府办理,为了弥补政府办教育的不足,政府将职业培训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补充。在瑞典的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9年,之后是3年的高中和职业教育,然后是3-5年的大学教育。在劳力市场中,很多人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这些人又希望接受大学教育。但是由于这些人往往没有经过3年的高中教育,基础较差,难以直接升入大学学习。然而高中教育有固定的程式,时间长,不适合这些人的学习。于是,专门的培训机构是他们的首选,在这些培训机构中,受训人可以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培训计划。

培训机构为非盈利性机构。瑞典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都是非盈利性的。培训机构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为劳力市场招聘进行的培训,培训后可以招聘到各个企业,培训费用由政府财政划拨;二是为企业进行的员工培训,培训费用由企业和受训人共同承担;三是为大学申请者提供的学校教育,费用由政府从教育经费中划拨;四是为个人提供的个体培训,培训费用为国家给每人存入的专项职业培训经费,不足部分由受训人补足。从培训机构的分布来看,大的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培训网络。

2、职业标准体系健全

为了使职业培训富有目标和成效,在瑞典的各行业,都制订了各自的职业标准。由于每个行业在社会中的影响不同,社会对职业标准的要求也不同,主要职业标准有以下几类:

国家标准(State Standards)。有些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由国家制订职业标准,强制执行。比如护理(Nursing)行业,由于瑞典劳动力缺乏,加之护理行业待遇偏低,工作辛苦,因此缺乏大量的护理人员。劳力市场或其它行业的人员要进入护理行业,必须经过培训机构的培训,为此,国家制订了护理行业的职业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在所有的培训机构中强制执行。另外,瑞典作为欧盟的一员,欧盟制订的职业标准在瑞典也必须强制执行。例如,在焊接(Welding)行业,欧洲焊接联盟(European Welding  Federation)制订了焊接行业的职业标准,该标准在瑞典的培训机构中也必须强制执行。

行业标准(Partner  Standards)。也叫合作者标准。这一标准是培训机构与合作者一起制订的某一行业的标准,而合作者通常是某一行业的行业协会或行业的业务主管机构。某一行业标准一旦制订,该行业内的所有职业培训都必须遵守此标准。例如,在水暖工(Plumber)的职业培训上,瑞典的Lernia培训机构与劳动工会(Labour  Union)共同制订了水暖工的职业标准,瑞典所有水暖工的培训都遵守此标准。相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程序更为简便、易行,也更容易将行业的发展变化反映到职业标准之中。因此,培训机构也更愿意与合作者一起制订行业标准,然后依据此标准进行职业培训。

企业标准(Company  Standards)。企业标准是企业制订的使用该企业某一产品所应具备的职业标准。培训机构经过该企业授权后,可以根据企业制订的职业标准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可以颁发该企业的职业证书。例如,美国的微软(Microsoft)公司拥有很多的软件产品,为了鼓励推广和使用这些产品,微软公司制订了很多软件使用和开发行业的职业标准,培训机构经过微软的授权后,可以依据这些职业标准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以颁发微软公司的职业证书。比如,使用微软网络产品的网络工程师(Network  Engineer),经过培训机构培训后,可以获得微软公司颁发的网络工程师职业证书。培训机构在培训时所执行的职业标准是微软公司制订的企业标准。

3、职业培训与考试融为一体

与我国强调的“考、培分开”不同,瑞典的培训和考试是融为一体的。

考试在职业培训中是作为检测和评价受训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目的。由于瑞典具有公正、公开的社会制度,因此考试也能保证公正、公开的进行。考试在职业培训中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受训者在接受职业培训前,培训机构通过考试要对受训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确认(validation),以确认受训者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二是在受训者接受完职业培训之后,培训机构要通过考试检查受训者是否全部掌握了培训内容。

职业标准既是培训标准,也是考试标准。从培训机构来看,无论是哪种职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该标准既作为培训的培训标准,也是其考试标准。为了保证职业标准的严格实施,培训机构将培训内容进行了仔细的划分。首先,根据行业的特点,将培训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以Lernia的培训内容为例,分为知识屋(knowledge  house),每个知识屋下有划分为不同的知识领域(knowledge  field),每个知识领域下有划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knowledge  module),知识模块是培训机构对受训者进行培训和考试的基本单元。对于某一行业来说,培训内容可能是不同知识模块的组合,当所有模块都培训完后,该行业的培训内容也就完成。

以考试促进培训。在瑞典的职业培训中,培训始终是主体,考试是为培训服务的,无论是培训前的确认考试,还是培训后的检查考试,其目的都是为培训服务的。实际上,为了使培训更为有效,培训过程中还会使用一些其它评价方法,比如,实习中请有实际经验的专家进行评定,与授课教师的谈话等,都可以作为改进培训的依据。总之,考试虽然是培训的一种主要评价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他们重视的是通过培训使受训者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获得的真正提高。

瑞典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职业教育、培训、考试、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做法十分成功,这些做法之所以成功,是与其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分布上,与瑞典具有较大差异,瑞典的很多做法我们可以借鉴,但是,在借鉴时一定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国情,有鉴别地吸收国外的经验。

1、大力推进和发展中国的职业资格制度。

瑞典的职业资格制度与其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密切相关。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应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力推进和发展中国的职业资格,建立起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资格制度。

2、为市场经济服务,大力发展培训与考试事业。

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一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正日益加快,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应该面向市场,全面地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尽快建立起适合各行业特点的培训体系,成立培训机构,从战略高度上制订培训纲要并组织实施。

3、职业资格标准要进一步细化。

瑞典的职业资格标准十分详尽、完善。在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中,虽然在有些行业也建立了资格标准,但相对比较粗略、简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行业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细化职业资格标准,比如可以加强对资格标准科学性的研究、要对试题进行试测等,从而使职业资格标准更为科学、完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加入WTO,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也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应更多地了解国外情况,以促进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考试研究与信息》2002年第1期,第38-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