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霞:岗位设置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发布日期:2017-05-10 来源:

笔者认为,从政府指导层面上讲,重庆市此次改革值得称道的亮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改革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如何将宏观政策文件的基本精神和规定,转化为符合本地区、本行业特点的落实步骤或具体措施,确实是政策执行者在改革中面临的一道难题。我们欣喜地看到,重庆市有关部门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充分尊重和认识本地区的实际和特点,正确分析和区分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的特点和人才结构状况,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作了较好协调和统一,使得重庆市岗位设置工作得到平稳推进。

    二是改革注意城乡统筹,倾斜基层。众所周知。消除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实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在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农林服务等公共服务方面长期严重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究其根本还在于人才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重庆市抓住此次岗位设置的良好时机,充分考虑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注意向基层倾斜,为基层事业单位人才发展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值得称道!

    从表面上看,岗位设置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从本质和后果看,却是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力量的一个有力措施,搞好基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就能在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是改革注重多方配合,效能显著。岗位设置从表面看似乎仅是一项单纯的单位内部改革,但实践证明,要做好这一改革没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改革是寸步难行的。重庆注重多部门、多行业的相互沟通与协调,争取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使岗位设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因此可见,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不是单纯的某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得到相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这样改革的效能才能凸显出来。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刘  霞

来源:《中国人事报》 2009年9月4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