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届人力资本高峰论坛举行——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19-07-03 来源:

新疆首届人力资本高峰论坛举行

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6月15日,新疆首届人力资本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高新人才大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乌鲁木齐,聚焦人力资本前沿话题,解读发展趋势,为新疆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出谋献策。

新疆首届人力资本高峰论坛以“洞察人力资本变革 把握产业协同机遇”为主题,共同探讨了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模式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发挥品牌效应,构筑全疆人力资源产业生态圈,实现实体经济和人力资源产业的高效协同。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专委会主任、上海市静安区人社局局长王光荣等就构建以人力资源服务为主轴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体系、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说:“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主要职责是促进劳动者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生产岗位的有效匹配。去年,人力资源服务全行业的产值为1.77万亿。”

论坛上,乌鲁木齐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与上海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疆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丝路之星” 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新疆财经大学MBA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疆内外10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签约入驻“丝路之星”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至此,园区已吸引国内及疆内20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驻。

“丝路之星” 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刘萌萌说:“疆内外各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入驻,使‘丝路之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产业链和生态结构,更加丰富,从招聘、选拔、薪酬福利、员工关系、人力资源规划等各个层面上,都有了专业服务。”

当天,人力资源产业内顶尖学术专家、产业专家、投资专家、领军企业高管以及300多位新疆知名企业家代表、人力资源行业专业机构代表参加了论坛各项活动。

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乌鲁木齐市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引入市场化的机制,把人才当产业做,引领人力资源服务与科技创新融合,助力人才价值升级与转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6月15日,在新疆首届人力资本高峰论坛上,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百强企业之一——全景求是管理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及其他10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签约入驻“丝路之星”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全景求是管理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兴说:“人力资源的整体理念和体系,包括整个流程,企业应用的内容建设以及乙方机构入驻的趋势都能表明,新疆的人力资源发展将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作为新疆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丝路之星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引入了国内及疆内20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驻。

 

“丝路之星” 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刘萌萌说:“我们引入的几家公司在细分领域中非常顶尖,这些优秀的人力资源企业丰富了‘丝路之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产业链和生态结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让新疆的更多企业和人才享受到全国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

“丝路之星”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是高新区(新市区)重点打造的人力资源服务“旗舰”产业园,园区2018年入驻机构实现产值1.5亿元,服务各类企、事业单位300多家。作为首批新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高新区(新市区)坚持人才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制定实施了《“十百千”人才工程暂行办法》,并将每年财政收入的1.5%作为人才专项经费,累计兑现人才奖励及配套支持资金达2697.5万元, 先后引进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06名。

 

高新区(新市区)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常务副区长胡启智说:“我们出台了科技五项新政、人才五项新政,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高新区(新市区)“人才五项新政”到“乌鲁木齐市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我市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激励,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加速了人力资源与产业、科技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着经济发展的质量。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36家,占全疆总数的56.1%。2018年,我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和14.8%,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贡献份额达到了72%。

来源:乌鲁木齐广电融媒体

记者:吕思学 陆海潮

新媒体编辑:周雅薇

责任编辑:马诗钰

主编:王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