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人才如何产生“杠杆效应”

发布日期:2017-06-08 来源:

2017-06-08 来源:光明日报

【迎接党的十九大·强国密码】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党管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健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日前,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党管人才到底管什么?怎么管?如何见实效?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江苏省苏州市深入践行党管人才原则,产生了巨大的“杠杆效应”。日前,本报记者对苏州市党管人才的生动实践进行了调研采访。

为事业聚才兴才

“昆山有小核酸药物产业集群基地,上下游配套齐全,是吸引我从欧洲回国来这里创业的原因。”海归博士彭长庚于2013年在苏州昆山创立了彭济凯丰生物技术公司。目前,彭济凯丰公司在研的一个1.1类小核酸新药,通过了2017年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的重大专项的答辩,被认为很可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肾病。

“人才是决定城市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的强市密码,转型发展必须念好人才经。”昆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青林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昆山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加快建设创新资源集聚、高端人才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服务“四大高地”,形成“产业集聚人才”和“人才引领产业”的良性互动。

“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我们党要科学执政、长期执政,必须直接掌握这一重要战略资源,把尽可能多的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中组部人才局副局长李志刚指出,党管人才的最大优势,在于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和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下,能够有效地团结凝聚个方面的力量,一起做好人才工作。

“2008年时,昆山每年已有几千亿元的工业产出,但没有生物技术领域的产业。昆山市委的领导找到我们,问能不能做一下生物产业的探索,通过科技创新来建设城市,把昆山变成一个创新型城市。”昆山创源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荀标介绍,他们的公司是一个专业的园区管理建设公司,接受昆山的委托后,选定了小核酸制药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全面发展。

如今,昆山生物医药产业园初步形成以小核酸产业为旗帜,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服务外包为方向的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做小核酸,到昆山”,已成为业界共识。

小核酸产业的兴起,是昆山众多新兴产业发展的缩影。机器人、微电子、生物制药……一批由领军人才率领的特色产业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昆山从传统制造业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攀登的重要支点。

“昆山的实践证明,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是优化人才工作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的重要保证。”苏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杨帆说,“人才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性、行业性的工作领域,而是服务于各行各业。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要靠党管人才。”

“从根本上说,党管人才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是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为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表示,“针对人才规模越来越大、构成日益复杂、思想更加多元的实际,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和资源优势,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人才。”

必须遵循“两个规律”

近年来,陆续有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研发机构。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明确表示,这些研发机构不能按照事业单位的体制运行,必须按市场化机制来设立,科研人员要有股份,要有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分配制度,不改制就不要来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说,党管人才是一门科学,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既受市场规律的影响,也受人才成长规律的制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总书记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必须坚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要学会以政府资源撬动市场资源。”徐惠民说,“具体到苏州工业园区,就是让引进的人才与产业更好与地方结合,要贴近市场、贴近产业,要走出象牙塔。”

“党管人才不是要党委部门取代职能部门的作用。党委部门要清醒地回到应有的站位上,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自觉把市场的交给市场,企业的交给企业。”苏州市吴江区委组织部长周春良介绍,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吴江区创新工作思路,开发运用“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信息系统”,将全区企业信息全部录入,对每亩平均纳税额、每亩平均销售额、单位能耗销售额、每人平均纳税额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按分值实施差别化管理。比如,对每亩平均纳税额较低的企业实施更高的水电价格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引入高端人才。

至今,吴江区已通过系统对比,关闭了污染低效企业246家。“我们的目标是,把政府的发展导向性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机制传递给企业。让企业明白,转型升级做得越好,就越能以优惠的价格拿到要素资源,反之就越贵,甚至被淘汰出局。”周春良说,“这样,就把政府对高端人才的渴求,转化成企业的内生动力。”

以吴江为范本,苏州全市层面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大数据平台”已在2016年年底建成。下一步,苏州将以市场化手段引导全市所有工业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在税收、水电气、排污费等方面,通过差别化政策,倒逼企业主动转型。

“靠党委、政府点对点做人才工作,一定效率不高。”陈青林介绍,昆山市委市政府很早就统一了共识,要引入专业团队作为昆山产业升级的顾问、参谋和动力源。2003年,昆山与清华大学合办了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专职引入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战略新兴产业;2008年,请创源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为昆山筹建小核酸基地,意在通过科技创新来促进转型升级;2008年,昆山又成立了企业化运作的创新服务平台——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在专业团队的高效运作下,在昆山创新创业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已达到105人,人才贡献率达47.2%,人才指数连续3年在福克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位居县级市的第一名。

在苏州,人才工作已从更多靠政策引人才,转变为更多靠环境吸人才。仅在苏州工业园区,就已集聚科技领军人才项目1000多个,并涌现出信达生物、康宁杰瑞、新科兰德、思必驰等一批具有独角兽企业潜质的创业公司,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龙头力量。

“党管人才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大胆破除各种束缚人才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落后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徐惠民说,“在苏州工业园区,人才政策是普惠的,人才平台是开放的,我们就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2010年,海归专家姚毅受邀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创建苏州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纳米智能直线加速器的研发生产。2017年7月他们将在医院安装第一台加速器,打破外国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长期垄断。“7年磨一剑,非常不容易。由于我国大型医疗设备长期依赖进口,一开始几乎没人相信我们能做出来。”姚毅说,“可见在苏州,党委政府的人才工作非常有专业水准,并付出了足够的耐心。”

“从事人才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的素养,因为平时与各类人才打交道,工作内容要涉及各个专业领域。”杨帆说,“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做人才工作的同志要发扬"安专迷"精神,熟悉精通业务。”

专业的引才工作,使苏州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海归博士盛泽林被引入昆山小核酸基地后,创办了泽璟制药公司。如今泽璟公司市值已翻了30多倍,按股权分配来看,昆山市在这一家公司上的收益即可达到数亿元人民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改进党管人才方法,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李志刚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管人才工作的杠杆效应和辐射作用,必须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做到人才发展与实施重大国家战略、调整产业布局同步谋划、同步推进。”

一组数据,印证了英才会聚带给苏州的“馈赠”:连续7年科技综合实力位居江苏第一,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国城市第四。2016年苏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1.44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近47%。

“党管人才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安排,也是推动人才工作发展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优势。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迈上历史新台阶,与坚持和发挥党管人才原则密不可分。”李志刚认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进一步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履行好党管人才职责,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