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环境下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孙锐 (著)

发布日期:2017-05-21 来源:

《变革环境下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孙锐 ()

——组织学习的视角

 

  孙锐 . 变革环境下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组织学习的视角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ISBN978-7-5141-0856-92011年,10

 

拓展创新人才的研究视野

---兼为孙锐作序

王通讯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国人最为熟悉的词汇。但是,实际上,人们对它的认识是最为欠缺的。记得年轻时候,我们经常辩论创新、创造、创造力这些词汇之间的异同,记得我还写了一本名为《创造:开发潜能的源泉》的小书。后来我研究人才学,对创新多有接触,但是直到今日,也没有把“创新”二字真正搞明白。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究竟什么叫创新型人才,怎样培养造就这样的人才就成为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我看到了孙锐撰写的一本专著,读后,得到不少启发。

孙锐著作的一个思想认识是正确的,那就是,过往的研究总体上看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大多数是从教育和激励角度进行分析的,深入到企业内部微观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的研究非常匮乏;二是在实际操作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尚未建立起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表现就是我们国家特别缺少高水平创新科技人才。那么,在当前国家如此高度重视创新科技人才的今天,是否应该在这方面给予特别关注,并且应该有所突破呢?

问题提的好,也必须给出回答。孙锐的这本专著就是力图在这方面有所贡献。

通过初步阅读这部专著,我认为它的最大创新之处,就是提出了开拓、开阔高科技人才研究视野问题,这对于有志于探讨这个问题的人们十分重要。

作者的研究,受到西方组织行为学研究模型的启发,从个人、团队、组织三个层面的知识技能、智力资本的存量、流量及其内在机制上研究创新,形成了若干很有启迪性的认识。例如,模型认为,组织内的创新能量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从无到有的孕育需要依靠学习。同时,创新能量还有一个跨层次的流动、演变、放大、转化过程,这属于质变。洞察力与创造性想法源于个体而非组织。个体间的交互学习能塑造个体胜任力与承担任务的动机。创新中的关键信息、知识、组织智力是在群体学习的创新互动中识别和建立的,其中,信任、任务分派、成员交换以及“对话机制”十分关键。

作者的研究,基于案例分析,提出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和人力资源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研究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应仅注重教育培训,更要重视科技创新实践,通过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三个层面的纵向匹配,以及组织内个体、工作伙伴及任务的三角互动,来形成一致的、有效推动创新人才能力发展的自我增强系统。其中,知识管理层面涉及知识的萃取、积累、转移、传导、整合等活动;组织学习层面包括基于实际问题的实践学习,群体间互动协作的团队学习,以及前馈学习与反馈学习等;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包括人才选拔配置,开发训练、动态评估、工作设计和绩效管理等。不同因素在不同层次发挥作用,同时系统内部变量的互动效应也会对创新人才成长产生影响。

   作者还基于统计实证,揭示了企业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创新人才的作用机制。作者通过对企业的问卷调研发现,合理授权、广泛培训、提供支持性的薪酬福利以及推动职业发展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技术创新支持感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推动员工职业发展、广泛培训这两项管理实践对组织创新支持感知因变量的解释量最大。这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创新人才间关系的理解,从而使企业的创新推动策略更具针对性与适应性。

以上研究所得,拓展了以往对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研究的认知,使我们从更加广阔的视野上,聚焦创新活动与创新的奥秘。应该说,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十分有益的,丰富了人们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认识,对深入一步探究创新人才的培养之道,具有重要意义。

这使我联想到最近读到的两本书,一本叫《创业的国度》,一本叫《中国大趋势》。前者是美国人丹.塞诺与以色列人索尔.辛格写的,后者为中国著名创业投资专家李宗南所著。我之所以把两本书连在一起讲,是因为这两本书都不约而同地从更加广阔的角度阐释了创新人才的产生问题。

以色列、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什么高科技创新人才出了那么多。两位作者都涉及到了社会文化、社会体制机制等问题。这种论述,显然站到了更高的高度和更有利于观察问题的角度。在《创业的国度》一书中,作者说,今天的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建国者的爱国主义、使命感、短缺意识、灾难意识,以及以色列和犹太人骨子里的好奇和逍遥自在的秉性。曾经的以色列领导人佩雷斯说,“犹太人最大的传统就是不满足,这对于政治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于科学来说绝对是好事。”犹太教和以色列文化始终是一种怀疑争辩的文化。在那里,等级影响很小。有人统计全世界各国军队人员的结构,发现以色列国防军特意让高级军官的人数非常少,目的就是要更少的人发号施令,这也意味着在以色列底层士兵有更多的主动权。

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作者观点鲜明的指出,创新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方法,一种认识。创新是一种社会体系的建立。作者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创新+创业+创投=创造价值。作者指出,不走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创新型国家是难以建设成功的。这也是从宏观的视角探讨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大见解。作者还从历史眼光观察中国文化,说自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聪明人都忙于参加科举,中国人失去了冒险精神;到了宋朝,赵匡胤十分担心武将造反,降低武将地位,从此中国又失去了尚武精神。这都是中国为什么在创新方面落后于西方的制度层面的解释。

总之,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扩展到一定的宽度,谈创新是谈不清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孙锐的新著具有从人力资源角度引领创新人才研究走出狭隘眼界的意义,而且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新见解。著名科学家艾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思维认识水平,与我们创建它们时处于同一水平上,我们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句话,至今意义犹在。

在北京北四环有一个北京会议中心。那里风景优美,经常作为人力资源学术会议的举办地。记得九号楼的电梯间贴有一幅古色古香的牡丹图,上面题有一首马逸写的古诗。那诗说,“国色酣朝日,天香散晓风。荒邨蜂与蝶,只识菜花丛。”为什么蜂儿蝶儿未能去赏识更加美艳香甜的国色天香呢?怕是囿于飞的不够高远吧?

让我们既能飞的更高,更远,又能聚焦于一个又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不断有所突破。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2011.6.5)